林海谐缘

 找回密码
 审核注册
搜索
查看: 2568|回复: 13

如何从股市赚点钱(1):认识金融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2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前,有两个朋友结伴沿着百老汇街赶往证券交易所,在快要到华尔街的地方,其中一个问另一位:“老兄,你对市场有什么看法?”

那位耸耸肩,用手指着特里尼提教堂墓地,说道:“这令我想起那里。”

这位很疑惑,说道:“难道你是说市场如此安静?”

“哦,不是,我的意思是,市场就像墓地,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却终究要进来。”
如何从股市赚点钱   股市里,你赚的钱,就是另一个人亏的钱,没人能凭空造出新钱……

上面这个故事恰好是当下中国股市的写照,无数人蜂拥而至,甚至很多疯狂的投机者已经把自家的房子典当,换了钱去购买基金或直接炒股。但其实这里面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只是看到周围的人赚了钱,于是也一起进来。

最初创立股票可不是为了给人投机或给人制造风险,而是一种为了有益的目的而降低风险的措施。那正好是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很多人知道靠帆船做海外贸易能赚很多钱,但最初只有国王或贵族才能负担得起。很多老百姓也想来分一杯羹,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少有人能独自负担得起一艘船的费用,另外,即使能负担得起,万一船要是沉了或被海盗打劫,那就倾家荡产了。于是想到大家合伙投资远洋贸易,每个人都可以入股,这算是股票思想的雏形,但其实即使这样也不保险。

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里的安东尼奥是一个富商,和别人合伙弄了好几艘船出海,他的朋友巴萨尼奥问他借3000块钱却拿不出,因为都投资到船上了,于是只得问犹太人夏洛克借,安东尼奥心想自己有这么多船到时候肯定还得起,便答应如果还不出就把身上一磅肉割下来,结果很不巧,船竟然都沉了。好在巴萨尼奥要这3000块钱是为了充门面,去向富家女鲍西娅求婚,最后靠着女人的力量大家终于化险为夷。

莎翁的故事出版于1600年,两年后的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人把所有类似于安东尼奥的商人联合起来,同时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还面向全社会融资,每个人只要手头有闲钱,都可以跑去东印度公司,在小本子上记下自己出了多少钱,公司则承诺有收益就给大家分红。于是,即使是一个女仆都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同时荷兰政府也是公司的大股东,换句话说,在股票的创立之初就已经是类似于现在中国的全民炒股了,炒的公司还竟是国有企业。东印度公司由于自身的规模,使得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即使有那么几艘船沉没,也不会有任何一位股东因此倾家荡产。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假设某个小股东突然家里急需要钱怎么办?他不可能立马跑去东印度公司说要拿回自己的钱,事实上东印度公司最初十年都几乎没有盈利,钱都花在造船和做准备之上了,公司也不可能拿出钱给他。于是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成立了最初的股票交易所,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手里的股票,每个人也可以随时买入,通过这种方式给资本创造了流动性。这是破天荒头一遭,此前人们不管是投资什么,几乎都是覆水难收,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你想中途掉转方向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棘手问题是,总不可能每个人都跑去交易所交易吧,人太多不说,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如何交易,于是就有了专职的场内交易员和经纪人负责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交易服务。前者就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红马甲”,很多描述股市的电视剧都有这类镜头,一群“红马甲”站成一圈大喊大叫,同时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记着什么,随着交易电子化的推广,相信这类镜头将越来越少。如果说交易员主要活动场所在交易所之内(即场内)的话,那后者经纪人的活动范围就广多了,在英文里经纪人(Broker)最早也有皮条客的意思,实际上两者做的事情非常类似,都是在场外不停的吸引新客户,撮合交易,从中获利。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荷兰这家股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就是东印度公司一家,数年之后另一家名为 “荷兰联合西印度”的公司也成立并上市了。顾名思义,前者往东方做贸易,后者往西方做贸易。由于都是靠做贸易赚钱,自然而然就需要找大宗货物的买家,一艘船从出海到回航至少好几个月,经理们总不可能先在家睡上几个月的觉,等到船靠岸了再开始找货物的买家,他肯定必须在这空闲的时间内就把买家找到,但此时他手里并没有货,他是在卖手里没有却预期会有的东西。于是期货交易市场便诞生了。这段时间内,他要找到下家并确认以下这些内容:货物种类、数量、交割地点、交割日期、付款条件,同时再收取一些保证金。我们看到,这些内容正好就是一张现代标准期货合同的所有条件,也就是说当年的期货交易市场和现在并无多大分别。

最后一个麻烦的问题是,当年交易用的货币主要是黄金和金币,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攀升,人们就不得不雇人扛着大量的黄金满街跑,几乎就是“满城尽扛黄金箱”,但这样做很不安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非常的不方便。很可能这些金币今天交给了你,明天你交给了他,后天他又交给了我,转了一圈发现此前扛来扛去都白费劲了。于是大家就公推一些德高望重,人人都信得过的人帮着大家代为保存黄金,同时发行一些“信用凭证”给大家使用,这些凭证可以证明自己确实拥有这些黄金,只要大家都信这个,交易就能够进行下去,这便是“信用”的本意,而保管黄金的机构便是中央银行的前身。那时的银行很保守,自己拥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信用凭证”,绝不会凭空发行,这便是“金本位”的雏形,称该凭证为“纸币”。

荷兰联合西印度公司去美洲做贸易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天然良港,于是在此建立了一座城市,叫做 “新阿姆斯特丹”。当时的美洲根本就是一块无主之地,谁都可以来争抢,荷兰担心到手的地盘让人夺了去,于是就在“新阿姆斯特丹”周围建立了城墙。荷兰人的担心果然应验,不久后英国人来进攻,只可惜英国人从水路进攻,城墙没有发挥半点用处。城市被攻克之后更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纽约。城墙之后30米的地方不能建任何建筑,当初是为了调动军队用,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墙最终被拆除,但那块空地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条主要街道,由于毗邻城墙,故被称为“墙街”(Wall Street),也就是华尔街。纽约这座城市继承了荷兰人的商业精神,因此华尔街也成了此后数百年的世界金融中心。

荷兰人帮全世界建立了最早的金融体系,上述模式和城市一直沿用至今,这便是金融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年轻的时候,别人叫我赌徒;等我活动范围扩大以后,别人叫我投机客;现在,大家称我是银行家。其实我始终如一,做同样的事。

——银行家凯索尔如是说

初入股市大门的人总有两个词时常在耳边回响,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投机”。很多人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要投资,不要投机,实际上没人能分清这两者有何区别。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一样,属于事后诸葛亮式的清谈。换句话说,如果你最后赚了大钱了,大家就称你是伟大的投资家;如果你最后破产了,大家就称你为可怜的投机客。

华尔街人士施为德曾对投资和投机做过精彩的分析。他说,要让市场新人知道“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好比想去教育满脸青春豆的小男孩知道“爱情”和“性欲”是不同的,即使这位“赤豆男”迷迷糊糊知道了两者是不同的,但他还是继续去做他原本就想做的事。

要说投资和投机从最初就无法分辨,也有点有失公允。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首要目标是保存资本,并使得资本增值;而后者就一心想着增加财富。正由于这种不同,前者常常会将眼光放远,宁愿放弃一些风险较高(可能收益也高)的行为,不多不少保证每年都赚那么一点。华尔街大作手江恩说:如果你能够维持每年收益25%,那十年下来你的资本就将翻九倍,可见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积累一笔财富还是可行的,由于是复合增长(连续复利),二十年后的收益就是86倍。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平均而言,有可能某些年能达到50%的收益,而有些年却反而亏损了些。如果说25%太高,中国经济发展每年只要达到10%,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到生活明显改善。

可就有很多人看到身边的人暴富之后,幻想着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就能翻几倍,一旦他开始这么想,就会听信江湖骗子的暴富秘籍(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往往是所谓超短线致富秘籍),然后去做一些风险极高的事,如果运气好的话确实能赚到不错的收益,于是他便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古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倒霉的那天迟早会来到,而往往霉运是接二连三的,经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很少有人还能用一颗平常心从头来过。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是通过证券交易获得巨额财富的人,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等等,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至少也是中年人。这正说明了复合增长在证券交易中的重要性,随着资本总值的提升,此后赚到的钱会越来越多,而“国产股神”林园最喜欢说的就是“追求复合增长”。事实上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投资的人安全性、稳定性都非常高,他们随着年纪的增加,经历的各种牛市熊市循环也越多,全都能够安然度过,此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摔倒了。据说巴菲特还特意写了一篇《复利的乐趣》的文章,用以阐述这个简单的道理。(巴菲特维持22%的复合增长达 40年,成了世界第二富)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伟大的投资家总是很节俭,至少在事业的初期是如此。巴菲特住在几十年前买的老房子里,用着老旧的办公室,开着老爷车;林园说他每个月连2000块钱都花不掉。因为在复合增长的情况下,最初的资金直接关系到最终能赚到多少钱,如果最初能多投资一万元,那十年之后就能多9万(按照上文江恩的例子),二十年后就能多86万。

而靠投机发家的人可能正相反,由于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每天就算计着如何购买奢侈品把钱花出去,随着购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多,生活成本也大大提升,他不得不再靠投机赚回来更多的钱才能维持现状。但幸运女神并不总在他这边,一旦碰上熊市可就都完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熊市他可没办法靠以前的投机经验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于是他就不得不干更多高风险的事情,最后破产就是必然的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判断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长远的眼光,好好利用“复合增长”的优势,少做高风险的交易,使得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同时,在哪个收入层次就过哪种生活,急于在“人前显贵”的心态并无多大益处,这只能让人脱离理性。

事实上成功的标准完全在于自身,如果你欲望很少,那你会常常体会到成功的幸福,如果你的欲望无穷无尽总也不满足,那就不得不靠更大剂量的外界刺激才能使你感觉兴奋,逼着你离开“投资”的康庄大道,走向“投机”的不归路。而常常是越贪心得到的却越少,不贪心好好操作的人,得到的却会比想象中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踏进股市门槛的人都是为了赚钱而来,但很明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根据研究显示,甚至绝大部分人最后都摆脱不了亏损的命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们可以把股票想象成一个大游泳池,池壁上有类似于股票指数的刻度,分别有一些管道在往里灌水和往外放水,进水管就两根,一根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表现为现金分红),另一根是新股民入市带来的资金;出水管也有两根,一根是交易费用(包括各种税以及佣金),另一根是离开市场的股民带出的钱。

很明显就能看出,第一根进水管(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而言很细小,但却比较稳定,这就是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基本面”,如果市场出现暴跌行情,很多人都会跑去检查一下这根水管是否出了问题,其实这根水管是最不容易出事的,查了也是白查。正由于这根水管的稳定性,很多长期投资人要找的就是它,因为从长期来看“积少成多”,几年下来就有很可观的回报了,更重要的是风险几乎没有。但从短期看你几乎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它实在是太细小了。短期内垃圾股也会暴涨、绩优股也会暴跌的原因正在于此。

第一根出水管(各种税及佣金)是固定存在的交易成本,所有经纪人、交易员都指着这个养家糊口,这相当于使得整个系统能够运转而花费的汽油,是没办法省略的。理论上讲如果大家都是理性的投资人的话,这部分交易成本不会很多,但随着流动性泛滥,很多人不停的买进卖出,又卖出买进,使得交易成本暴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往往会创出成交天量,而这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这根水管短期就放出了大量的水,如果进水不足就会出事。

第二根进水管是指新股民的新资金,不管古今中外,这根水管都是造成牛市的唯一直接原因,这跟水管是如此的神经质,以至于乐观的时候会涌来波涛汹涌的洪水,悲观的时候却几乎一滴水都没有。格雷厄姆说的“市场先生”也是指它。控制这跟水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们的“信心”,换句话说,老百姓相信会涨,就会带钱进来,那就真的会涨;如果老百姓都不相信会涨,不仅不会带钱进来,还要拿走自己的钱,那就真的会跌。牛市的发动机就是“信心”,而该发动机烧的燃料就是“资金”。但燃料总有烧完的一天,下面这个小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话说美国1929年大崩盘,当时无数大投机客一夜破产,故而也被称作“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包括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也混得很惨,但有一位叫巴鲁克的人却占尽先机,在崩盘前的一刻全部抛售离场了。据说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某一天他去路边找人擦鞋,那位擦鞋童对着他吹嘘自己投资股票买卖赚了不少钱,还愿意向巴鲁克无偿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等鞋子擦完,巴鲁克回到办公室就把股票全线抛出,躲过一劫。

后人在引用这则故事的时候总是评论说:看看,巴鲁克被大众的疯狂所吓倒,所以赶紧脱身了。然后笔锋一转教育大家不要太疯狂,要小心泡沫。但这种解释太过教条,且没有说服力,其实巴鲁克此时已经看出那第二根进水管再也挤不出一滴水了,连擦鞋小孩都通过股票交易赚了不少钱,这时难道还能找到新的股民和新的进场资金吗?既然这条最大的水管断水,虽说指数不一定就此下跌,可也已经不会再涨了,此时抛售正是好时机。附带着也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牛市常常会维持数年的原因,因为要通过“赚钱效应”把全国的(乃至全球)闲散资金聚拢,需要花不少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内都属于牛市范围。

第二根出水管就很简单了,是指那些落袋为安的股民,他们把账面的资金变成了口袋里真正的人民币。任何一次股市暴跌都是由于这些想要落袋为安的人太多,他们争先恐后的要抛售离场而造成的。他们带走的钱正好就是第二根进水管带来的钱。

把上面讨论的内容综合来看,股票牛市其实和“传销”非常类似,上家不断的吃下家,下家一定要能够找到新的下家才能获利,要是实在找不到新下家,那整个系统就崩盘了。有一句股市箴言说:股票永远不会高到你不能买。只要你确信还有下家,那就尽管买。明白了这些对现在的我们到底有什么帮助呢?

时下中国正处在一个大牛市中,摆在老百姓面前的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永不参与;一条是立刻加入;一条是犹豫了好久再加入。

先说第一条路,永不参与这场投机活动可以有效的避免自己可能受到的任何伤害,毕竟自己赚来的辛苦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亏了总是很郁闷的事,但这条路是最难坚持下去的一条。由于牛市一般都要持续三年以上,中国这回经济超高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相信本轮牛市将达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走这条路的朋友不得不成天置身于股市信息的轰炸之中,不管是报纸、杂志、网站、广播还是电视,这些还算好,更可恶的是身边的同学、同事、邻居没事就会跑来吹嘘自己炒股水平如何了得,要命的是其中还真有几个开起“宝马”来了,要知道这几个家伙原本学历不如自己、工作不如自己、薪水不如自己,还不如自己聪明(这就是他自己想象的了),竟然如此走狗屎运!如果你此时还能坚持不加入,那么恭喜你,马上那些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熊市的序幕一旦拉开,无数纸面富贵的百万富翁将被瞬间屠杀。

第二条路是立刻加入,前面已经说过,炒股就是上家吃下家,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尽早当上“上家”,稍微晚一些也不要紧,只要在你身后还有许许多多新人即可。有这么一个笑话:话说几个好友结伴去非洲探险,不小心他们踏入了狮子的领地,一头雄狮看到陌生人侵入立刻发动了攻击,几人立马转身逃跑,其中一个说:我们跑也没用的,因为我们跑不过狮子。另一个回头说:那不要紧,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言下之意,跑在你身后的人越多自己的风险就越小,风险的关键在于你有多少下家。股市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条路是结局最为凄惨的一条。原本此人打算严格按照第一条路走,但最后实在是按捺不住诱惑,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进去了。此时还能有多少下家可找呢?天晓得。

其实还有第四条路,比如最近急着跑去基金要求赎回的人,在牛市中即使指数下跌30%也实属正常(例如从3000点跌到2000点),此后还会继续上涨,到时候他就该后悔得抽自己耳光了,然后再想要加入。他这么折腾了半天,原本还属于相对的“上家”,最后却变成了相对的“下家”。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牛顿爵士就属于这种人,在“南海泡沫”中他很早就抛售出场,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此后看着南海公司股价直线上升,还是按捺不住金钱的诱惑,满仓买入,最终全线套牢,不得不割肉。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人由于偷东西被抓进去坐牢,在此之前他买了些股票,坐了两年牢出来,发现股票收益竟然翻了十倍,可想而知这两年是牛市的两年,原本他还后悔没能参与这场盛宴。其实他要是不坐牢,他不可能一直把股票拿在手里,天天都会有兑现的冲动,一个大跌就迫使他抛售出场了(此后再买入的话只能当下家)。正由于两年牢狱生活,使他因祸得福。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凡坚持价值投资的信徒,总是很鄙视技术分析,其实技术分析的起源远早于价值投资,首先将其理论化的是查尔斯•道,他创立了道氏理论,他同时也创立了举世闻名的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而比他还要早100年的理论大师是英国人大卫.李嘉图。

几乎人人都知道李嘉图是经济学家,但成为经济学家只是他业余的副业,主业则是经纪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父是荷兰移民),在十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父亲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在李嘉图14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去交易所接受熏陶了。在他21岁时由于爱上了一名信基督的女子而放弃自己的犹太信仰,不久便被其父扫地出门,李嘉图在伦敦金融城几乎靠一己之力拼搏,不久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据说他在25岁时的身价已经达到200万英镑,此时距他被赶出家门仅4年。

李嘉图说他的投机活动是基于两条金科玉律:第一,务必止损;第二,捂住获利的好头寸。前者告诉我们,一旦出现亏损就要立刻止损出局,切勿死抱着希望等着价格回升;后者告诉我们,一旦买对了就要牢牢拿在手,不要因为得到一点小利就急着要兑现。这两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可惜李嘉图只把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写成了书和文章,对他赖以积累巨额财富的投机理论则很少透露细节,现在我们只知道李嘉图主要靠炒作英国国债发的财。

时间转眼到了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某位不知名的投机家将李嘉图的理论重新发扬光大(虽然他可能认为是自己独创的),介绍该操作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历史。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同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非常相似,举国上下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美国人大多是在本国混得不怎么样,想来碰运气的移民及其后代,所以也没有出身贵贱之分,当时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地位的唯一标志就是看他有多少“钱”,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只要是能赚钱的事情,就不怕没人去做。股票投资能赚钱,很多人也想来参与,但当时股票面额都很大,动不动就要100美元一股,而一般人每月能赚到 100美元已经相当不错了,且一口合约就是100股,几乎没人买得起。原因很简单,当时全都是靠人工来撮合交易和计算价格,不能支撑很大的成交量,使得股票发行量少,单价高。老百姓几乎不可能参与。这种情况下便诞生了称作“投机号子”的营业所。

“投机号子”对外自称是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装扮得和一般的营业厅完全一样,其实他们和证交所毫无关系,这些伪交易所最大的优势是提供小额的交易,你买10股、20股都可以,而且不需全额付清,只要付10%的保证金即可。投机号子吸引了大量的人参与,由于人气旺,新号子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说他们是伪交易所,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并不会真的帮你去买卖股票,你只是拿一点钱去赌股价的涨跌,如果你是买多,且股价涨了,他们就会把差额给你,如果跌了,你那点小钱就一分不剩全赔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某股股价为100美元,你付10%的保证金买10股,他们会告诉你你只花了100块钱就买了一千元的股票,其实他们收了钱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帮你记了一笔帐,要是股价攀升10%达到110美元,那你的收益就是一倍,抛出就能拿到200美元;如果股价跌了10%,到90美元,那你的钱就都没了,损失是100%。

由于存在短期内赚大钱的可能性,玩的老百姓很多,又由于股价波动一般都较高,伪交易所很容易就能把这些赌客清洗出局,双方都玩得很开心。可投机号子完全就是个赌博机构,和投资是两码事。所以美国政府和正规交易所想尽办法去封杀它,前者派警察去查抄,后者把当前股价保密,不告诉伪交易所。正如我们能预料到的,凡是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不管政府如何封杀总是白费力气,例如此后美国的禁酒令,以及中国时下的禁止摆摊、禁止发廊卖淫等等。可奇怪的是,忽然一夜之间,伪交易所全都老老实实关门大吉了。究其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来了,不管是谁,闭着眼睛买多,就能赚钱,这些个伪交易所反而赔了个底朝天,只得关门。

某位投机客把李嘉图的投机理论以及投机号子的历史结合起来,发展出了简单有效的牛市短线必胜战法,描述如下:

首先确认自己身处牛市之中,这一点问题不是很大,因为老百姓会想到炒股,一般都是因为牛市来了。其次,忘掉基本面、忘掉技术分析、忘掉乱七八糟的市场传言,把你的资金平均分成十份,随便找两、三只大家谈论的比较多的股票,每只股票投入10%的钱,如果它涨了10%,那就再投入10%的钱,如果跌了10%,那就全部止损出局。因为是在牛市之中,又是大家谈论较多的股票,它涨10%的可能远远超过跌10%的可能。又因为你是逐步加码,你每加一次码就意味着你的止损线提高了10%,你又锁定了10%的利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10%”是指累计涨跌幅,而不是当天的涨跌停板。

上述理论并不能保证你每次都赚钱,但只要你操作的次数越多,就会发现利润很稳定,而且绝不会被长期套牢,那些长期套牢的人不止损失了自己的那些本金,还损失了无数可能的赚钱机会,机会来临的时候,他被套住了也不可能伸手去抓。采用这套方法,甚至都不需要研究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只要每天收盘前10分钟看一下,然后按照规则来做就行了。唯一的麻烦可能就是,你每天都要操作,但好在买卖次数越多收益就越稳定,整个牛市三年下来,积累一笔可观的利润还是很容易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有一位老兄打算现在就去证券公司开户,他首先应该知道自己是否具备基本的投资素质。下面这个简单的智力题是个很好的测试。

小明是个小朋友,他的同学小甲会制作弹弓,于是他就花了10块钱向小甲买了个弹弓玩,不久就玩腻了,于是小明就以12元的价格把弹弓卖给了小乙,可后来小明又想拿弹弓弹人家玻璃,于是想问小乙买回,小乙趁机喊价14元,小明不得不多花2元买下,不久他又玩腻了,于是以16元的价钱卖给了小丙。我们的问题是:小明最终赚了多少?

A:小明最终不赚不亏;

B:小明最终赢利2元;

C:小明最终赢利4元;

D:小明最终赢利6元。

类似的问题曾经被心理学家用来测试普通大众,看似简单的题目竟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回答错误。我相信本文聪明的读者肯定早就知道正确答案应该是:赢利4元。因为小明其实只做了两笔交易,第一次10元买入12元卖出,第二次14元买入16元卖出,分别获利2元。错误答案中选择B的比例较大,他们在计算的过程中,把小明12元卖出后14元买入算作了2元亏损,于是得出赢利2元的答案。

我们完全可以把例子中的“弹弓”换成“股票”,只做了两次简单的买卖,连获利多少都算不清的话,我建议他还是不要涉足股市交易了。甚至于还有些人在知道了正确答案之后还弄不明白,继续坚持错误答案,对于这些人有这么一句忠告:还是回火星吧,地球很危险的!

通过了小测试之后还有很多内容要学习,好在股市中大部分东西都很简单,可以通过弹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小甲原本做弹弓就是爱好,但他后来以10元的价格把弹弓卖给了小明,这个过程称之为IPO,即首次公开发行弹弓,如果小甲原本不认识小明,而是通过邻居二狗子牵线搭桥才做成的交易,那么邻居二狗子就被称作上市承销商,或者叫保荐机构,由二狗子保证这个弹弓是能弹玻璃的好弹弓。大部分投资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来自二狗子做的事。二狗子如果是个聪明人,他就会在每年的二、三月份把各种玩具介绍给小孩子们买,因为那时候小孩手里压岁钱较多,能卖出好价钱。所以我们会看到,但凡牛市总会伴随着大量的IPO,而熊市很少有IPO。如果小甲主动找二狗子要求他帮忙推销弹弓的,那这个过程称之为“路演(Road-show)”,英文字面意思就是小贩们在路边展示货色好坏。

现在二狗子被小甲说服了,打算帮他推销弹弓,于是找到小明试探他愿意出多少钱买,这个过程称之为“公开询价”,他们问下来觉得一个弹弓差不多能卖8-10元(价格区间)钱,但由于当前正好是三月份,小孩子们手里压岁钱很多,于是最终价格是区间的上限——10元。

此后弹弓就转手到了小孩子们的手里,其中小明、小乙和小丙都是投资者,但他们之间也有区别。小明要买弹弓是为了玩,这相当于很多投资者买股票是为了拿到固定的分红,只要分红比银行利息高就会一直持有;小乙纯粹是个投机分子,他买到弹弓之后很快就高价脱手了,还赚了两块钱;小丙以16元的高价买下了弹弓,假设他没办法脱手,那他就是最后的倒霉蛋,被深度套牢。我们的例子大大简化了,现实中的小明、小乙和小丙何止千千万万。

中国的情况还有点特殊,小甲最初的那些弹弓以及制作弹弓的工具是别人送给他的,并不是他劳动赚来的,在他想卖出弹弓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反对声,居委会大妈跳出来说:你卖掉弹弓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小甲争辩说:可是我一个人玩不了这么多弹弓啊,最后这些东西还是要烂在我手里。大妈说:这我不管,你要是卖了,你就有钱了,有钱就会腐化堕落,就会学坏,去网吧、去游戏机房,何况凭什么你有这些宝贝别人却没有,大家一样都是人啊,根本就不公平嘛,我就是不喜欢!

小甲有些失望,他发现弹弓的价钱和自己无关了,因为反正他也不可能再卖弹弓,但小孩子们的需求很大,他们要更多更好的弹弓。小甲两手一摊,说:你们爱找谁找谁,反正我这儿是没有。就这样,弹弓熊市来了。

二狗子一看没了收入来源可不答应了,他动员爷爷出来说句公道话。爷爷说:玩弹弓嘛,是好事。那个居委会大妈就当她不存在,反正她也不能拿你们怎么样。以前的陈年旧帐别去管它,天天翻旧帐还做不做事情了,我们要向前看嘛,小甲你还是继续卖弹弓,这算是老店新开张,但之前别人买过你10个弹弓,你就再送人家3个,大优惠之后呢,你再恢复原价。于是“股改”开始了,大优惠活动又被称之为“支付对价”。

小甲能继续制造弹弓,而且他手头也还有一大批弹弓,他忽然发现最近弹弓非常流行,但凡是个小男孩都要买一个,于是他可以做两件事:第一,他可以制作更多的弹弓卖给大家,这就是“增发新股”,如果他把弹弓全部卖给二狗子而不卖给别人,那就是“非公开的定向增发”;第二,他可以把手头现有的弹弓脱手,这就是“大股东减持”,一般是他觉得弹弓价格太高了,想要马上套现。如果只能卖一点点,就是“小非”,很多的话就是“大非”了。

弹弓市场日渐火爆,精明的二狗子又想到了赚钱的好办法,他注意到小孩子们需求的多样化,有些小孩现在没钱,可几个月后会有钱,但他们担心到时候就买不到便宜弹弓了;还有些小孩预期自己几个月后就会对弹弓失去兴趣,希望玩腻了还能高价卖掉。于是二狗子立马找到小甲,告诉他有个靠卖白纸就能赚钱的好办法,小甲很感兴趣。二狗子说:“你在一张白纸上写‘保证你半年后能以10元的价格从我手里买弹弓’,另一张写‘保证你半年后能以8元的价格把弹弓卖给我’。只要这么写了,白纸也能赚钱。”小甲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果然,两张白纸上市当日就被抢购一空。他还隐约从小孩子们口中听到“认购权证”、“认沽权证”之类的词,二狗子告诉他,这就是指那两张白纸。

不久之后,弹弓市场的火爆程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忽一日,二狗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当下弹弓价高,而三月后价廉也。”

一儿曰:“我以当下弹弓价廉,而三月后价高也。”

二小儿互不能决,问二狗子,二狗子亦不能决。二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狗子大惭不能言。

二狗子回到家一拍脑袋想到个赚钱妙计,他发现那两个小孩并没有在玩弹弓,他们只是坐在路边谈弹弓的价钱会涨还是会跌,于是他找到爷爷,要求爷爷借给他一间房,二狗子要开个赌局,把路边的小孩请进来,让他们在赌局里赌涨跌。据说这个赌局五月份就要开张了,大门口写了四个大字“股指期货”。

“认购权证”、“认沽权证”和“股指期货”都属于衍生品交易,言下之意是他们都是衍生出来的东西,交易的对象并不是那个弹弓,但多少总和弹弓有关。

以上差不多把当下股市大部分内容都已经概括,似乎总有些人并不希望别人能全部理解,所以故意用不知所云的复杂语言来解释世事,就类似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以及欧洲中世纪的教士们,前者用文言文后者用拉丁文,目的就是不让老百姓能听明白,借此显示自己是“专家”。笔者只希望这篇白话文能对新投资者们有些帮助。同时,在别人称你为散户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请不要叫我散户,其实,我是一名投资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作:

在夏天,蚂蚁们是辛勤的劳动者。

但蟋蟀呢?天天“叽哩叽哩”的唱着歌,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

蟋蟀对蚂蚁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一点也不休息。

蟋蟀不再理蚂蚁。“啊!真是一些笨蛋!”

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

蟋蟀瘦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雪,一点食物都找不到。

蟋蟀眼看就要倒下来,蹒跚的走在雪地上。

一直劳动着的蚂蚁,冬天来了也不在乎。因为有丰富的食物。

当蟋蟀找到蚂蚁时,蚂蚁们正快乐的吃着东西!

“蚂蚁先生,请给我点东西好吗?我快要饿死了!”

蚂蚁们吓了一跳。“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见过面的蟋蟀先生吗?你在夏天里一直唱着歌,我们还以为你到了冬天会是在跳舞呢!来吧!吃点东西,等恢复健康,再唱快乐的歌给我们听好吗?”

蟋蟀吃着东西,忍不住落下悔恨的眼泪。

我们的故事从第二年的夏天开始。

冬去春来,春去夏又来,蚂蚁们继续着他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这时他们又遇到了蟋蟀先生,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蟋蟀先生并没有想要劳动的意思,仍然是一副老样子,成天“叽哩叽哩”的唱着歌。

蟋蟀先生对蚂蚁们说道:“喂!喂!蚂蚁先生们,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的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不是更好吗?跟着我一起唱歌吧。”

蚂蚁们很生气,回答道:“你听好,蟋蟀先生,你怎么又在唱歌了?难道以前的事你都忘掉了吗?”

蟋蟀先生说:“当然没有忘记,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但是偶尔休息一下聊聊天也挺好呀。顺便也可以听听我的歌。”

蚂蚁们对蟋蟀先生的回答很不满,回答道:“蟋蟀先生,我们对于你说的话感到非常失望,如果你打算继续唱歌,我们也无权阻止你。但请你在冬天的时候不要再来向我们乞讨吃的,我们不会再把自己的劳动所得分给你。对不起,我们要开始干活了,再见。”

蟋蟀听完蚂蚁的话似乎感觉有点尴尬,说道:“那好吧,原先我是想向你们说说我的某些发现。但既然你们这么讨厌我,那就等到冬天再说吧。”

说完,蟋蟀走了。蚂蚁们纷纷开始摇头,他们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到冬天蟋蟀肯定还会再来找他们的。

夏天结束了,很快秋天也过去了,终于冬天来了。

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雪。蚂蚁们此时正在家中吃着夏天收集的食物,忽然有一只蚂蚁慌慌忙忙的跑进来说道:“你们快出来看看,蟋蟀来了!”

其他蚂蚁说道:“果然,这家伙又来向我们要吃的了。”

但跑进来的蚂蚁说:“不是的,他是来向我们送吃的!别说了,你们出来看一下吧。”

蚂蚁们都跑出来看热闹。只见蟋蟀是开着一辆豪华车来的,边上还坐着一位年轻的母螳螂,似乎是他的女朋友。看到蚂蚁们都出来了,蟋蟀从后备箱拿出大量吃的东西,同时说道:“蚂蚁兄弟们,我给你们送吃的来了,上回冬天你们给我吃的东西太好吃了,这回我也送些好吃的给你们。”

蚂蚁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只蚂蚁说道:“蟋蟀先生,你发达了!”

蟋蟀笑着说:“做点小投资,小赚赚。”

蚂蚁们一下子就把蟋蟀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问蟋蟀是怎么发财的。

蟋蟀搓着手说道:“其实半年前我就想和你们说了,只是你们不给我机会。说来很简单,上回冬天你们给我吃的东西,当时我注意到食物的价格非常高,已经高得离谱了,所以我就跑去市场上卖空粮食。等到夏天,我发现食物的价格低得离谱,于是我就补回,并且大量做多粮食,现在你看,价格又涨上来了……”

蚂蚁们一边听一边流着口水,一副羡慕的洋子。蟋蟀边讲边把好吃的都搬了出来,最后他说:“医生告诉我,现在这儿的天气对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我打算跑去南方度假,顺便来看看大家。明年见,我的蚂蚁兄弟。”

目送着蟋蟀飞驰而去,蚂蚁们忽然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久,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情,为什么自己早先却没有看出来?一想到蟋蟀成天唱歌无所事事就赚这么多,而自己每天蝇营狗苟,蚂蚁们这气就不打一处来。

当天蚂蚁就作了个决定:好处不能让蟋蟀一个独享,所以我们也要马上加入这场投机盛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夏天了,蟋蟀从南方度假归来,想去探望一下蚂蚁兄弟们。于是他来到蚂蚁工作的地方,可是连一只蚂蚁也没看见。他又来到蚂蚁的家门口,开始高声唱起歌来。过了一会儿,蚂蚁们出来了。

蟋蟀似乎发现蚂蚁们少了许多,于是问道:“我的蚂蚁兄弟,最近过得可好?”

蚂蚁们有些愁眉苦脸,回答道:“很不好,我们损失了一半的兄弟。都是饿死的。”

蟋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饿死?没有搞错吧!勤劳的蚂蚁也会饿死?”

一只蚂蚁走过来说道:“我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原来,当初蟋蟀的拜访给蚂蚁带来很大的震动,他们第一次开始去了解市场行情,发现食物的行情每天都在创新高,蚂蚁们坐不住了,他们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食品交易,由于蚂蚁们天生勤劳的性格,他们每天都要做十次以上的交易,要是不做点什么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而且生活也缺少了意义。

最后,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食品价格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新高,所有蚂蚁都赚钱了,大家很高兴。期间经历过数次价格暴跌,但都挺过来了,蚂蚁们认为市场将永远保持上涨。

与此同时各类消息满天飞扬,例如:屎壳郎先生发表研究报告称,认为食品价格会下跌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屎壳郎们已经有数月没有在野外找到新鲜食物了,这证明了食物的短缺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价格将继续保持上升通道。

听到这里,蟋蟀差点笑出声来,他打断了蚂蚁的陈述,说道:“你们被该死的屎壳郎骗了,屎壳郎是吃屎的,你们不吃,他说的食物和你们说的食物是两码事!”

那只蚂蚁回答道:“谁说不是呢,但请听我说完……”

屎壳郎刚发表完研究报告就被人揭露了这一致命错误,但屎壳郎毕竟是专家,他很快发表了第二份研究报告,并精辟地指出粪便是食物的延续,也就是食物的衍生品,假设每10单位食物可以产生6单位粪便的话,在食物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粪便的价值明显被低估了。有理由相信,粪便在此后的表现将明显优于大盘。因此决定将粪便的评级从“谨慎持有”上调到“坚决买入”。

蚂蚁们实在看不出这份报告有什么问题,在逻辑上完全正确。因此按照屎壳郎的推荐,拼命购入粪便,进行囤积。蚂蚁们只知道粪便的价格会涨,因此买入,又由于粪便原本就少,一买就涨,蚂蚁很开心,纷纷称赞屎壳郎是“正直的经济学家”。

与此同时,屎壳郎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由于钱实在太多,使得屎壳郎竟然放弃了吃屎的传统,转而吃真正的食物了。因此,蚂蚁竟成了市场上唯一的粪便买家。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高价食物终于开始下跌,同时,粪便市场也终于大崩盘。蚂蚁们损失了所有的钱财和食物,手上剩下的只有大量的粪便。

蟋蟀一边听着,一边不住的叹气,说道:“这么说来,你们是靠吃大便活到现在?”

蚂蚁们点点头,其中一位老蚂蚁说:“那些不愿意吃的弟兄们都死了,愿意吃的都活到现在。不过话也说回来,这东西闻着臭,吃起来还挺香的,嘿嘿。”

蟋蟀听完,觉得肚子里一阵阵的恶心。

一只蚂蚁站出来说道:“别说没用的了,蟋蟀先生,今天机会很好,我很想问问你,为什么我们搞到最后竟然要吃大便?”

蟋蟀想了想,说道:“你们具体吃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夏天买入,冬天卖出,其他时间我什么也不做,我要享受生活。仅此而已。”

蚂蚁听了觉得很惊奇,纷纷说道:“难道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蟋蟀轻轻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会宣称自己掌握了股市必胜大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大部分人不是骗子就是妄想狂,现在我也打算提出一个股市必胜大法,那么我到底会是骗子还是妄想狂,抑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呢?请耐心看完本文,我相信很快就会有明确的答案。

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比喻”,富有创造力的比喻可以大大加快对方理解的速度。在科学术语中,“比喻”一词的另一种表述就是“模型”,建立一个简洁的模型可以大大简化理解的难度。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中国A股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亚太国家股市的总和,其中甚至包括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于是忽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模型,对我们理解股市是个什么东西很有帮助。我称之为 “农民种田”模型。

农民是很古老的职业,他们在春天把秧苗种下,等到秋天农作物成熟之后再收割。现在让我们设想有那么两个农民,农民甲就是春播秋收;农民乙则不然,他很聪明,以至于自认为可以预测天气状况,要知道天气对农民影响很大,连英语中的常用问候语 “Good day!”最初就是希望有个好天气的意思。但农民乙采取的措施有点极端,他觉得天气要变坏,就把所有秧苗统统拔起来放回仓库,说是可以防止损失;他觉得天气要变好,就又会把仓库里的秧苗统统再种回田里。他是如此的卖力,有时候一天之内就会反复拔起来又种下去多次,有时候他确实能成功预测,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预测错误。

我们的问题是:

你觉得等到秋天的时候,是农民甲收获多还是农民乙收获多?

上面的答案不难回答。现在A股的巨额成交量就是农民乙在挥汗如雨的忙碌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够预测些什么,同时你也能够立马明白,最后的赢家必然是农民甲。农民乙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上没有“农田种植综合指数”,如果有这个指数的话,农民甲可以在电脑前立刻看到指数的涨跌,他就真的有可能去模仿农民乙,天天想着要拔起来再插回去,借此避免损失获得利润。这也间接证明了,为什么真正的市场大鳄,如巴菲特之流会公开宣称他们对指数涨跌不感兴趣。

“农民种田”模型还有深入挖掘的必要。他告诉我们,市场的起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就像是春播秋收那样,它并不会因为你反复的“拔起来再插回去”就会有改变。你应该去寻找的是真正的好田,比如该地从来没有爆发过洪水、也没有旱灾,土地的酸碱值也正好,周边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青壮年劳动力等等。但可惜的是,这些因素都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的,相反天气因素是人人都能理解的,而且它每天都在变化,人人都可以作出预测。使得新农民误以为天气才是决定性因素。

每天晚上电视股评节目里的分析师们你都可以将他看作是气象预报员,唯一的区别是,股评家比气象预报员糟糕的多。气象预报员不会傻到预报几个月之后的天气,虽然他即使随机预报了一个天气,正确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只有下雨和不下雨两种情况。股评家这么胡说八道也有他自身的道理,他知道即使说错也无妨,因为很多人都会错,观众马上会忘记他,但万一他要是说对了,大家就会把他捧起来,称他是顶级分析师。所以分析师的处世之道是:不怕你说错,就怕你不说。

写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已经看出以上分析中的重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无法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通过反复交易,在短期内获得巨额回报的人,而且看起来以后也能通过反复交易获得更多回报。不用急,这个补丁马上会打上。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成功预测股票上涨简记为“1”,而成功预测股票下跌简记为“0”,于是这位“交易大师”的所有交易记录可以被简写为100101101100011110一样的组合。

以下就是这位“交易大师”在一段时间内的预测记录:

1110 10000 10010 10101 10110

很令人吃惊,他在整个24次预测中全部命中,应该算得上是顶级大师了,他能在短期内积累很大一笔资金是没有悬念的。但请等一下,我们把这段符号稍微做个变形,把它从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就是14 16 18 21 22。实际上这只是我刚刚用Google搜索到的“全国联网22选5第07062期”中奖结果,在总共一百多万张彩票中,全部猜对的竟然有31人次之多。所谓22选5是指在22个数字里选择5个,看看是否和最后开奖结果一样。

人总是有一个倾向:如果猜对了,就说是自己水平高;如果猜错了,就怪别人不好。我想说明的是,在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即使只是依靠扔硬币做交易,仍然会有大量的“交易大师”涌现,但他们的经验其实并无参考价值。当然,如果你认为类似彩票选号之类的事也是可以计算预测的话,请去买彩票中500万吧,那估计是个很有前途的事情。

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股票涨跌也并不全是完全随机的,以上只是近似的描述,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追逐天气变化的人,迟早会破产;唯有真正打算去找一块良田的人,才会笑到最后。问题是:良田是很难找的。具体如何去找一块良田,并不在本节讨论范围,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寻找相关内容。

最后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以上这些内容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但为什么严格遵照去做的人是极少数呢?下面这个例子有些敏感,请批判阅读。

想像一下现在不是2007年,而是四十年前的1966-1967年,这时候中国最流行的事情是参加红卫兵,每个年轻人都想当红卫兵,然后去见毛主席。似乎参加红卫兵是快速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最佳途径,当了红卫兵你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去抄别人的家,不管是什么老教授、老专家、老干部都可以被你打倒,要知道这些个老教授可能在哈佛大学念了近十年的书,又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才达到现在的社会地位,而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就可以一脚把他踩在地下,很多年轻人越想越觉得这真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于是马上报名了。

笔者认为,参加当年红卫兵的人和现在去股市开户的人,两者是不可区分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当年就是红卫兵,现在就是新股民。因为促使他这么去做的动力是一样的,就是最快速的提高地位和收入——地位和收入是一回事,前者带来后者,后者伴随前者。

我们现在都知道,红卫兵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红卫兵玩的是零和游戏,不仅零和,所有人的收益都是一个大大的负号。因为你即使打倒了100个老教授、100个老专家、100个老干部,也不会打出一袋面粉来,最后你还是要面临着吃饭的问题。何况,即使你今天叱咤风云,明天就可能被其他人打倒。聂元梓、谭厚兰、蒯大富这些当年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红人,现在不会有任何人记着了。那时,每个人既是施虐者,又是受害者。

之所以提到红卫兵,是因为从短期看,股市就是一个零和游戏,算上交易成本的话,就是负收益游戏。你赚的钱,就是另一个人亏损的钱,没人能凭空创造出新的钱。股票那点红利相对于巨量成交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唯一的区别是,当年你打倒谁那是一目了然的,而现在你赚了谁的钱并不清楚,亏钱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也可能远在内蒙古(只是打个比方)。正因为它并不创造出新的价值,从长期看,亏钱的人会充斥社会的每个角落。

虽说这些游戏都是不能长久的,但短期内快速提高地位和收入的诱惑是令人无法阻挡的,以至于一旦有这种机会,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的参加。温总理可能正在头痛这件事呢,如果你不让老百姓炒股吧,老百姓会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怨恨你;如果你让他们去炒股吧,等到崩盘那天,老百姓同样会说你遇事不作为没有保护散户利益而怨恨你。其实一切的一切,还不是所有游戏参与者自找的吗?

牛市的启动就类似于文革的启动一样,一旦开始,任何力量就没办法加以阻止,因为这涉及到人性的本质,人的贪婪和恐惧被大自然深深刻在了大脑深处,只要这一点不变,历史就会重演。但也没必要因此而产生悲观念头,即使亏掉80%的资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只是一些钱而已,想想当年吧,40年前的中国人可是拿自己的前途和性命在做投机呀,损失的话,就是老命一条。

行文至此再多说几句。很多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邓小平的伟大之处,他很早就明白这种“零和游戏”再也不能继续了。也就是从此以后,中国人真正开始玩“双赢游戏”了,玩到现在近三十年,GDP已经超过了德国,赶英超美不再是梦想。

邓小平的个人人格也是不容置疑的,还记得之前提到的“聂元梓”吗?她可是当年的“超级女生”,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她批判邓小平,但找不到邓小平本人,于是一些想快快提高地位的人就抓他儿子邓朴方来拷问,小邓经受不住迫害跳楼自杀,最后瘫痪。按理说凭此后邓小平在中国的地位,报复一下聂也是易如反掌的,但报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零和游戏”,于是聂安稳的活到了二十一世纪,几年前还在电视上露面,眉飞色舞的诉说当年毛主席如何赞美她的话。真有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意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圣经 旧约 传道书

本节内容是《如何从股市赚点钱——新股民速成指南》的延续,建议先行阅读该节内容。本系列文章可能并不能使你在股市上大有斩获,但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前人常犯的错误,并能快速理解一些看似复杂的概念,同时再赚点钱。

小明已经过了玩弹弓的年龄了,高考之后他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城,来到了上海念大学。小明念的专业是计算机,毕业之后成功的当了一名程序员,并到一家新开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上班。小明的程序写的很出色,他觉得只要不断的提高技术,就会有更高的收入,但工作了半年,他的收入并没见长,而新进的几个程序员水平都不如自己,收入却高出一截。附近又有一家新网游公司开张,小明毫不犹豫地跳槽过去,同时薪水提升一倍。

分析:

很多人以为买了股票或买了基金才算是碰了股市,其实股市对人们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小明这么一个毕业不到一年的人,跳槽一次就能提高一倍的收入,这是因为新开张的网络游戏公司急需要人手,能给出高薪是因为拿到了风险投资,拿到风险投资是因为有人愿意出钱,出钱的人盼着小公司能够找到更大的投资商,而更大的投资商出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把公司弄去美国上市。要知道,现在的美国是处在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大牛市之中,从来没有一次牛市行情能维持这么久。投资商们知道,只要能成功包装IPO,垃圾公司的股票也会有人疯狂抢购,到时候自己就是几十倍的利润。试想,如果美国股市处在熊市中,就没人热心IPO,大投资商也没兴趣,小投资商也没兴趣,既然没人愿意搞风险投资,小公司就弄不到钱烧,而小明就只能继续拿着原来的薪水郁闷了。

美国的这次牛市,甚至改变了一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他们成天念叨着各路青年创业精英的名字,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搞到几百万美金花花,顺便去个纳斯达克什么的。而半代人之前的中国大学生们,还在念叨“尼采”、“萨特”、“汪国真”呢。

小明谈了个女友,已经好几年了,但他不敢提结婚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买不起房,而他早就下定决心要在上海呆下去,可上海的房价……小明已经不敢想下去了。

小明攒了一些钱,但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他正想着如何能快点赚钱,忽然他发现同事们开始谈论“买鸡精”,他正纳闷这家伙难道要学烧菜?不过小明很快明白这是指“基金”,似乎和股票有点关系的。这位同事正吹嘘自家买的基金翻了倍!

小明的工作是成天挂在网上的,他便开始找起相关的资料来。但他从来就没接触过这些,根本就看不懂。查了无数资料,还是没搞清楚基金到底是什么东西,互相有什么区别,以及哪个更好些。

虽说什么都不懂,但小明已经定下决心要在股市大干一场,就凭着他自认比较聪明,他想:我没有理由赚不到钱啊!

于是他请了个假,跑去开户了。

分析:

第一代股民由政府动员入市,第二代高潮期自发大规模入市,第三代由政府培养的基金进场,所谓第四代股民就是指小明这路人。小明不同于那些整天泡营业所的大伯大妈们,这些叔叔阿姨主要是把营业所当作了社交场所,能遇到很多朋友,大家开开心心的讨论,精神上的满足甚至超过了赚的那点钱。小明可没时间泡营业所,也不喜欢,他所有的操作都会在网上进行。小明的入市时机已经有些晚了,因为他同事买的基金都已经翻倍了。但立马进场总比继续观望要好得多。小明没去排队买基金而是选择直接开户炒股主要是对自己智力的信心,但其实任何新股民都对自己的智力很有信心,可还是会亏钱。

至于基金,在美国,三分之二的基金收益无法超过标准普尔指数;在中国,前两年熊市,基金照样亏得一塌糊涂。可能买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得自己费心吧,可看到大跌就忙着赎回的人似乎一点也没省心。

小明开户之后打算和女友商量把存的钱都投进去,小明的女友也已听说股票的事了,但始终有点担心,只答应让小明最多操作一半的钱,如果亏了就要立刻终止。小明口头答应的很好,但他早就已经把90%的钱投进去了。他心想:要搞就要搞大的!

从此开始,小明把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投入股市的研究之中,还下载了好些书籍来看。小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是市盈率”,看了半天终于总结为这么一句话:市盈率越高越不好,越低越好,但低到没有就更不好!小明很满意自己的总结,于是成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小明发现,似乎市盈率和涨跌关系不大,低的不一定涨,高的也不一定跌。

分析:

小明是典型的临阵磨枪,好在为时不晚。小明的入市心态有些欠缺,他想着能够一下就赚到很多钱,让他顺利买房。他甚至都没去想一想万一他要是亏损了该怎么办,事实上亏损的概率即使在牛市也是很大的。但话又说回来,能做到考虑周全的人少之又少,不能强求人人如此。

小明之所以会碰到“市盈率”难题,是因为股市此前的涨幅太大,很多人扬言有泡沫了,证据就是这个“市盈率”。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市盈率”是一个数字,它乘以每股收益,就得到股价。如果说该股市盈率是10倍,就是说每股收益乘以10就得到股价。市盈率的倒数是收益率,10倍市盈率对应10%的年收益率,反过来也一样,5%的年收益率对应20倍的市盈率。如果是亏损公司,则不计算市盈率或算作负数。

很多人扬言国外成熟市场市盈率才20倍,而我们已经超过30倍了,所以有泡沫。但他们恰恰忘了中国老百姓不可能投资国外,因此国外多少倍市盈率并不能做为老百姓的投资参考。老百姓至多只能参考一下国内银行利率,把钱存银行的话,活期利息才 0.72%,还要缴纳20%的利息税,对应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50倍。这么看来中国股市有泡沫还言之过早。

市盈率低的公司说明被低估,反之就有些高估,小明那句顺口溜还是有些道理的,只是长期来看才有道理,短期内市盈率高低并不必然导致股票涨跌。详细内容可参考《如何从股市赚点钱——谁亏钱?谁赚钱?》。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有多少人唱空股市,很多已经赚了钱的人是不相信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去年就有很多人在唱空了,可是自己身边每个人都在赚钱,直觉告诉他应该相信身边的事实。但是,几百年来的股市历史就告诉我们,股市上绝大多数散户是不会赚钱的,即使是养了无数分析师的基金,能够跑赢大盘的也不会超过半数。这就意味着养了这么多人也是白费,因为你只要平均分配钱买指数里的那些公司,投资收益就会超过一半以上的基金公司,既然如此,何苦再花那个基金管理费呢?

既然事实情况和我们的直觉相反,那问题一定是出在某个地方,只是我们还没发现。为了最简单的加以说明,还是采用最有效的老办法,建立一个模型来阐述。这个模型我称之为“枪手模型”

某个学校,有甲乙两个班,班里每个学生都要写作业,但甲班的成绩平均高于乙班。于是乙班某人在甲班找了个枪手帮他写作业,同时给了他20块钱枪手费。这事情很快就让甲班学生都知道了,他们发现目前做枪手写作业的市场价是20元。由于每个甲班学生都相信,很容易就能从乙班找个愿出钱的傻瓜帮着写作业,所以每个甲班学生都觉得这20块钱差不多已经是口袋里的了,虽然他还什么都没干,忽然之间甲班学生都好像变富了。

与此同时,由于乙班那位同学找的枪手不错,作业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家竟然拿到了40元零花钱,于是乙班学生个个都非常眼红,因为短期的投资回报高达100%,于是所有乙班的学生都觉得,这简直就是明摆的事情,投资20元,拿回40元,自己不需要花费任何精力,忽然之间乙班学生都好像变富了。

于是两个班级学生都忙开了,互相开始交易起来,成交量巨大。某些聪明人还发明了称之为短线的交易方式,例如:先花40元找个枪手写作业,然后再以44元的价格把作业卖给别人,一天就赚一个涨停板,很开心。另一些聪明人明明成绩暴差,但谎称自己是高材生,还怕别人不知道,就在自己的作业上写上大大的ST字样,据他自己说这代表Super Talent(超级天才),为了更加突出,甚至在前面还打上了星号。

忽然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发现了这些奇怪的现象,于是找到一个学生有了如下对话。

问:“你刚才找枪手花了多少钱?”

答:“500块钱。”

问:“那你估计回家你爸会给你多少零花钱?”

答:“他一般不给我零花钱,给的话大概10块钱吧。”

问:“什么???!!!500除以10等于50,你连50倍市盈率的枪手都敢找?”

答:“这有什么,别的学校几百年前就有枪手了,我们学校刚开始有。贵些很正常。”

问:“那你老爸要是不给你钱,你就不担心吗?”

答:“你真是烦死了,我才刚开始找枪手,你就说这些丧气话,我不要听,你给我滚!”

让我们回到最初,正如第一笔交易使得每个人都觉得赚了20元一样,如果最终某人拒绝付谈好的钱,作业就一下子不值钱了。两次都只需一笔交易。

虽然整套系统很荒谬,但能维持很长时间,因为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信心:相信肯定还有更傻的傻瓜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找枪手。这一切结束的标志是,忽然某些人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最后的傻瓜,实在找不到更傻的人了。只是,最讽刺的一点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些,那么究竟谁才是傻瓜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的股市,老股民缩手缩脚,新股民勇往直前。为啥新股民胆子这么大?因为他们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会被长期套牢,炒股炒到现在一直就是在赚钱。确实,现在如此火热的行情,似乎没人认为自己会被长套。但老股民里长期被套的例子却是比比皆是,为啥会这样?

要想解释这一点并不难,也不需要动用证监会风险提示之类的大道理,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清楚的讲明白。

话说某个山洞发现了强盗所藏的宝藏,这些宝藏被埋在了山洞的各个角落,有几个大胆的村民跑去挖掘,果然挖到了珍珠、钻石、黄金。于是其他村民也坐不住了,但此时很多人还不敢去挖,因为指不定哪天强盗就回来了,要是被强盗抓住,可没好果子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挖到宝贝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因此盖起了房子,娶到了老婆。余下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心想隔壁的二狗子傻B一个,竟然挖到那么大一坨金子,我种上几年田都没这么多,不行,我也要去挖金子。于是,所有人都跑去洞里挖开了。这些人里大部分从来没被强盗抓住过,他们胆子最大;而那些个被强盗抓住过的人,由于吃过苦头,胆小如鼠。

挖着挖着,有些脑子聪明的村民发现,比较有利的挖掘位置早被人占了,让那家伙挪走又不可能,于是想出了一个坏点子。他一边大喊“强盗回来了!!!”,一边发疯一样往外跑,其他人一听见这句话个个胆战心惊,不顾一切的扔掉所有工具逃回了家。而那些聪明人并没有逃,他们躲在山洞边上,看到大家都逃走了,于是重新回去,捡起别人扔掉的好工具,占住了最好的挖掘位置,开始挖开了。在股市中,这称之为震仓回调,把胆子小的人手中的好筹码都震出来。

那些逃跑的村民立刻发现上当了,止不住的后悔,赶忙重新返回,可是好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了,只能挑些差位子。忽然之间,其他村民脑子也开窍了,他们就轮流玩“强盗来了”的游戏。有些个傻子村民竟然每次都上当,搞到最后占的挖掘位子差到不能再差,已经被人挖光了宝贝,现在只能挖出点蜈蚣、蟋蟀之类。

就这样三番五次之后,所有胆小村民的胆子都大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胆小只能饿死。在这时候,强盗真的回来了,少数人眼力好,看见强盗之后,就偷偷溜走了;还有些人良心好,走之前喊了声“强盗回来了!”可是,这时候已经没人相信了,大家都以为这次不过是在吓唬胆小鬼。就这样,他们错过了逃跑的最后时机,等待他们的,除了强盗的蹂躏还会有什么?

股市的一切都在这个故事中,如果深入研究,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实。例如,股票综合指数其实就是挖出宝贝的价值之和,某些人宣称在某个点位(假设8000点),强盗就会回来,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强盗什么时候回来和你总共挖出多少宝贝完全没有关系。虽然事后你确实会发现强盗是在某个指数点位回来的,你找一万个人,每人预测一下,总有人会精确测对。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证明一点,等到强盗真的回来的时候,你是根本逃不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林海谐缘论坛 ( 豫ICP备07015145号 )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 管理员:linker(QQ:80555546) 群:3067918

GMT+8, 2024-11-21 21:29 , Processed in 0.0278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