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谐缘

 找回密码
 审核注册
搜索
查看: 923|回复: 0

罗京今晨因淋巴癌去世_美满家庭从此破碎(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12: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京和儿子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5日7时05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8岁。  

罗京一家三口  

人们把“新闻联播”喻为中国形象的窗口,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这个节目看中国、看世界。人们把“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称为“国脸”。在一个个风格鲜明的“国脸”中,罗京的名字家喻户晓。罗京播音时鲜见笑容,观众朋友因此送给他一个外号——“冷面小生”。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其实很随和。人们看到灿烂的笑容浮现在他俊朗的脸上时,都会向他提出同一个问题:“你笑得很好看,为什么在电视上你不笑呢?”  

面对这样的提问,罗京常常幽上一默:“摄像机不准我笑哇!”  


无心插柳柳成荫
  

作为首席男播音员,罗京说的是一口标准普通话。许多人并不知道罗京能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原来,罗京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他们50年代才到北京。罗京是老二,有一个哥哥。1979年,罗京还是北京酒仙桥二中的学生,那时他对未来想得很简单:只要能考上大学,有书念就挺好。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年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邀他一起考提前招生的艺术类院校——北京广播学院(简称“广院”)。在这之前,罗京从未想过要考“广院”。好友一再央求,罗京才答应去试试。直到考试的前一天罗京还问:“怎么考?”那同学说:“大概是念篇东西吧。”考试那天,罗京顺手拿起一份报纸走进考场。有趣的是,招生老师一眼就相中了罗京。罗京清秀端正的形象和清脆悦耳的嗓音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果罗京考上了,他那朋友却落选了。大概是轻松的心理状况、良好的综合素质及出色,的临场发挥使他考上“广院”。  


罗京一直认为自己的实力在理科
  

有人曾开玩笑地对罗京说:“当初如果你不改变志愿,没准中国会出个科学家罗京哩!”  

罗京刚当播音员那阵,除政审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外,对播音员声音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一定要适应“高亢激昂”的播音风格。通俗地说就是,除了音质不错、吐字清晰外,还要求嗓子有极好的“耐力”,能够高门大嗓地长时间说话。  

“新闻联播”早已改成直播节目,再重要再紧张的内容都来不及从容准备,播放质量的高低,全看播音员的现场发挥。试想亿万双眼睛盯着小小的电视屏幕,播音员的压力该有多大啊!罗京说,为了晚上7时的正常播出,播音员常常要提前两三个小时进入工作状态——看稿、化妆、调整情绪,只要走进播音室就绝不再想与节目无关的事情,哪怕是家里着火了、亲人去世了,也不能想。也就是说,一进入工作状态就不能有丝毫个人的喜怒哀乐。这要求播音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以前的播音员播音时手拿稿子边看边念,现在的播音员一直抬起头来看着观众,一口气说半个小时。不知就里的观众都以为播音员有什么特异功能,竟能将所有的新闻内容全背下来。罗京透露了个中小秘密:那是因为装上了“新式武器”——提示器,即在播音员头顶装上摄像机,把稿子的内容摄下来再反射到面前的屏幕上,这样一来,播音员只要用手把稿子往前移动,屏幕上的显示也就随着需要变化,所以播音员实际上仍然是在“念稿子”。  

那么,怎样才能眼盯着观众却不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呢?这就全凭技巧了。罗京说,这个道理一说大家都明白,只要眼睛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一个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人时不要看眼睛,而是看整个面部,眼神肯定就不会显得那么愣了。  

如今,播音员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做现场报道早已不是新闻,人们对罗京主持的许多重要直播节目都称誉有加。比如他与李瑞英直播的“亚运会”开幕式、以总主持人的身份与另外三个同事一起主持的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节目和庭审电视直播等,无不显示他作为电视人在播音和主持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驾御大型重要节目的临场应变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林海谐缘论坛 ( 豫ICP备07015145号 )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 管理员:linker(QQ:80555546) 群:3067918

GMT+8, 2024-11-21 19:45 , Processed in 0.0244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