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出“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图片专版,此图为该版中的一张,反映上海市静安区长寿支路菜场职工扩大货源,增添花样品种,推出“盘菜”。
【开栏的话】
报里有民声。
吃早点难、住房难、就医难……民有呼吁,报有传达。30年人民日报,记录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也记录百姓人家柴米油盐的小事。
报中有历史。
翻开旧报纸,我们选取1978年、1988年、1998年和2008年四个节点,看报中民生,品当年烦难。从“吃早点”到“信息安全”,变化的烦和难,折射出民生的改善,时代的变迁。
报上有未来。
前方,也必然还有烦和难。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来解决。相信,在破解一个个烦和难的进程中,必将刻下国家和社会阔步前行的脚印。
栏目统筹 张 铁
【原文照录】
“晚上吃饭,中午排队领号”
每天清早,北京城里所有卖早点的铺子都很紧张。以东单饭馆为例,六点多钟,这里就开始拥挤起来。一百多个座位都坐满了,许多人买了早点站着吃,饭厅里挤得转不过身。到别的饭馆看看,也是这样拥挤。有些人为吃一顿早点,要占去半个多小时。
赶到吃午饭,情况更紧张。崇内大街的崇明饭馆,只供应四川“担担面”。这个饭馆的营业面积只有三十几平方米,六张饭桌三十个座位,一顿午饭要接待五百多顾客,每个座位先后要坐十七个人。人们等不及,只好站着吃,有的干脆端着碗到门外街上吃。在一些卖炒菜的饭馆吃一顿饭,要用一个多小时。北京还有一些卖特别风味饮食的饭馆,因为太拥挤了,就实行提前“挂号”。中午吃饭,早晨排队领“号”,晚上吃饭,中午排队领“号”。
北京的饭馆的拥挤情况,可以用两个数字的对比来说明:全市饭馆六百五十六家,三顿饭的顾客为一百万人次。
一百万人次,都是些什么人呢?多是工人和机关工作人员。记者在一家饭馆里看到几位带着大提包的外地来京人员,因为等的时间太长,就在饭桌上互相核对笔记,还向服务员打听从饭馆到一个工业部门去坐几路车,那种急着工作的心情是很感人的。对于这些一心大干快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奔忙的人,时间太宝贵了!一天在饭馆排队、坐等几个小时,实在是个浪费!
(马鹤青)
(摘自人民日报1978年4月27日第三版)
【今日发布】
2010年 将花2万亿“下馆子”
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发布的《2008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显示,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2007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中国烹饪协会预计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
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前夕,全国餐饮业的经营网点不足12万个,员工104.4万人,零售额54.8亿元。
(据新华社电)
【我的亲历】
“堵”书记 “堵”出了大市场
义乌小商品市场首批经营者 冯爱倩
1982年,我42岁,家里有5个子女,以种田为生,生活很难。看别人做小生意赚了钱,我也在县城一个自发的“马路市场”摆起地摊,卖点别针、鞋带和钮扣,可就是这样,小摊还是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取缔了。
我想不通: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不让。1982年5月的一天,我鼓起勇气,跑到义乌县委,拦住新来的县委书记谢高华,我们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他跟我说:你回去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查你们。
后来我才知道,受我的启发,谢高华主持义乌县委、县政府进行了调查和讨论,并在1982年8月作出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1982年9月,义乌小商品市场建好,我把摊子搬了进去,成了第一批经营户。
其实,当年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去跟县委书记评理,会无意间催生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现在,我们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好几次扩建,已经成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商贸城,发展成全国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基地,还被联合国、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呢。
现在,我68岁了,但精神很好,5个儿女中有4个是生意人,我不再经商,安心养老了。我觉得,义乌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靠的是党的政策好,靠的是我们义乌人的勤劳。
(据新华社电)
【温故知新】
“吃早点难”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 肖潘潘
如果,这是1978年北京的一天。
早上起床,带着粮票,去买个豆浆油条,您排队就要个把小时;上午去买菜,倒几趟公交来到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但是对不起,猪肉早就卖完了,当然,您也知道,不托关系走“后门”,要买到一点肥肉太难太难;如果手头有富余的粮票,到国营饭馆“开荤”吧,进门甭想服务员招呼您,要喝水自己动手倒,翻开菜单花样太少;来到办公室,翻开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就是:《解决好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
1978年,“吃早点难”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吃什么”是老百姓一天生活的重大主题。而到了2008年,报纸上常见的是商品促销广告,“怎么吃”成为无数种可能。吃饭这个抽象的词语,在30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全聚德”、“东来顺”、“麦当劳”、“肯德基”等无数具体品牌。
30年,我们的地位在提高。“卖啥买啥、买啥缺啥”的供给保障时代一去不复返,消费者“翻身”做主人了。走上大街,单是供应商品的超市,我们就可以选择“**”、“沃尔玛”、“华联”、“物美”、“京客隆”等几十家大超市。而卖家们也在千方百计换着花样讨好我们。消费从经济运行末端变成先导,成为拉动经济的“马车”。
30年,我们的消费在升级。从“吃什么”到“住哪里”,从“穿什么”到“游哪里”,我们不再满足于吃穿住的简单消费,听音乐会、看比赛、去旅游,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项。这是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升级,也是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
这一切,我们只用了30年。把眼光投向下一个30年,谁也不敢想象,中国会怎样改变。 |